信息來源:南方公報 2022-05-14 17:06:07 瀏覽量: 1085 編輯:黃思嫚
摘要:
日前,全國總工會印發(fā)《關于做好疫情期間常態(tài)化送溫暖和幫扶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級工會進一步組織開展常態(tài)化送溫暖慰問,加大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生活遇到臨時性困難的職工送溫暖和幫扶力度,加大對保障應急物資、民生物資運輸的快遞、物流企業(yè)支持力度,及時做好貨車司機、快遞員等新就業(yè)形態(tài)勞動者群體關心關愛工作。
自疫情發(fā)生以來,全國各級工會聞令而動,主動作為,積極參與到疫情防控中,人財物均是舉全力支持,獲得了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職工群眾的肯定和好評。如今,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工會使命仍未結束,工會擔當仍需繼續(xù),在研究部署下一階段工作時,要結合當地實際,在協助當地黨委和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應認真貫徹落實《通知》要求。
眾所周知,受疫情影響,很多企業(yè)面臨生存問題,特別是一些抗風險能力弱的小微企業(yè)經過一段時間的“掙扎”后,已陸續(xù)出現關停歇業(yè)現象,由此引發(fā)的勞動糾紛日益增加,其主要表現在勞動者的收入銳減、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問題。這對于那些主要靠勞動收入支撐的家庭來說,意味著家庭生活質量將會急劇下降,特別是對一些生活條件本來不好或有醫(yī)療費用沉重負擔的職工,更是雪上加霜,嚴重影響了家庭穩(wěn)定和社會和諧。
因此,讓受疫情影響的職工走出困境,是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也是《通知》想要達到的目的,作為職工“娘家人”當義不容辭承擔起這份責任和義務,并把它做好做實。
如何讓受疫情影響的職工走出困境,經過兩年多的實踐,各地工會已積累了不少成功的經驗做法,筆者在此不再贅述了,談談幾點拙見,僅供參考。
一要源頭參與,有針對性地維權。一方面,對在崗員工或因疫情防控需要無法上班的員工,要跟蹤了解其工資收入是否正常發(fā)放;對被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員工,要了解其是否依法獲得了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或者是否屬于法律保護對象。一旦發(fā)現用人單位存在無故克扣或拖欠工資或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行為,工會應及時出面幫助勞動者維權。另一方面,組織工會律師入企普法宣講,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指導企業(yè)依法規(guī)范用工,并及時發(fā)現勞動糾紛苗頭,源頭參與勞動糾紛調解工作。
二要充分發(fā)揮企業(yè)工會作用。指導企業(yè)工會監(jiān)督企業(yè)行政依法用工,引導職工與企業(yè)共克時艱;做好穩(wěn)定職工隊伍、勞動爭議調處和糾紛化解和反映職工訴求等工作。尤其是,在涉及裁員時,工會要敢于為職工表達意見,盡量爭取企業(yè)少裁員或不裁員;在調整薪酬時,要強化工資集體協商工作,力爭協商出勞資雙方都能接受的薪酬。
三要精準施策、分類幫扶。對有迫切就業(yè)愿望的失業(yè)人員,要盡快協助其實現再就業(yè);對有技能提升需求的失業(yè)人員,要安排其參加技能提升班;對生活困難或因故致貧的人員,要在醫(yī)療保障、最低生活保障、生活救助等方面給予幫扶;對停工停產企業(yè)待崗職工,有兼職愿望的,可聯系一些共享崗位或公益崗位予以安置,或者招募成工會志愿者參與戰(zhàn)“疫”;對新就業(yè)形態(tài)勞動者,要關心關注他們的勞動權益、身體健康和生活保障,要整合社會資源,創(chuàng)新開展關愛服務項目,讓他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娘家人”的溫暖。
當前疫情形勢下,我們要做好長期防控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讓受疫情影響的職工走出困境,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這個目標能否達成,是檢驗工會工作能力、彰顯工會作為的一把標尺,也關系到能否鞏固城市困難職工解困脫困成果。因此,各級工會務必在思想上高度重視、行動上高度自覺、落實上高度負責,以優(yōu)異的成績,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汕尾一線網 版權相關聲明:
① 本網歡迎各類媒體、出版社、影視公司等機構與本網進行長期的內容合作。聯系方式:18138138798
② 在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果本網轉載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權、名益權等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盡快妥善處理。聯系方式:18138138798
③本網原創(chuàng)新聞信息均有明確、明顯的標識,本網嚴正抗議所有以“汕尾一線網”稿源的名義原創(chuàng)新聞信息轉載行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